對王陽明先生及其心學有所了解的人,都知道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事。
正德初,宦官專權,王陽明因仗義執(zhí)言,被廷杖、流放至貴州龍場。流放途中,王陽明一路上被追殺,差一點遭遇海難,輾轉江湖,生命受盡踐踏和人情冷暖,人生似乎已至絕境。
然而,這一切并沒有熄滅王陽明心中的那盞明燈,反而激發(fā)出他的潛能。通過在“心”上做功夫,他奮力自救,于龍場一夜悟得“知行合一”的大道,在絕境中完成自救;在貴州期間,他與苗人交朋友,和土司交往,并幫助當?shù)仄蕉☉?zhàn)禍;在修文縣龍場驛當驛丞期間,王陽明在貴陽講學,帶動貴陽興起讀書之風,曾經(jīng)的“絕境”已變成了桃源。
這其實是一個“逆商”,古今中外,成大事者,都是逆商很高的人。因為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”,通常是按起葫蘆起了瓢。麻煩往往如影相隨,讓人無法徹底甩掉,不妨把麻煩看做是生命中賴以表現(xiàn)自己韻律的一部分,以豁達、從容的心態(tài)而處之。
范仲淹,廟堂之上看不開,江湖之遠反倒是看開了,原來所追求的,到頭來還是一顆赤誠之心;蘇軾,回首向來蕭瑟處,也無風雨也無晴,原來竹杖芒鞋輕勝馬也是一種意境;辛棄疾有一腔愛國熱情,卻不受重用,仍發(fā)問“廉頗老矣,尚能飯否”,原來他從未放棄,時刻準備著為國出力。
“逆商”如何培養(yǎng)?我們在逆境中應該如何自處?
既然時局不利,越要解放自己的心態(tài),不能鉆了牛角尖,往死胡同想問題,往開了想問題,就像解繩結,先要讓繩子松下來才好解,越擰巴越死結。尤其是要問問自己啥是最重要的,人只有知道這一點才算的上接了地氣。比如陽明先生認為踐行自己的良知最重要,身處龍場的那個破地方反而不重要了。
另外就是要積極與人交流,人畢竟是社會動物,塑造外界良好的生存環(huán)境,從人群中借勢,既有助于維持自己比較健康的心態(tài),也有助于尋找新的機會,陽明先生不固步自封,不自怨自艾,而是入鄉(xiāng)隨俗,深入當?shù)?,若不與苗人交流,土司哪能聞其名,又哪有機會去貴陽呢?
不在乎所處之地,就有了地利,不固步自封,與人為善,就占了人和,但還要有耐心,“守得云開見日出”,就有占得天時的一天。
如此看來,所謂逆境乃是讓人做做減法,整理行囊,反思自己的待人接物,審視自己的內心,為了順境做好準備的必要步驟。先生在龍場悟道的“陽明心學”教會人們重視良知,重視完善自我,重視對社會的責任,這些內容在當下社會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“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。”客觀的事物沒有被心知覺,就處于虛寂的狀態(tài)。如深山中的花,未被人看見,則與心同歸于寂;既被人看見,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。心中之理,就是至善,心外無理也就是心外無善。桃源勝境與人間地獄只在一念之間,知行合一就是桃源,自欺欺人就是地獄。
納粹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說過,“在任何特定的環(huán)境中,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,就是選擇自己的態(tài)度。”
是呀,所謂的彎路和直路,都是人生的必經(jīng)之路,無謂順境逆境,都是當下之境,回憶過去,我們總是忽略掉一些美好的時光。環(huán)境無法改變,但心態(tài)可以自己選擇,學會在不如意的處境中發(fā)現(xiàn)有價值的積極的一面,心路寬闊,哪里都能變成桃源勝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