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句話來自周星馳的電影《少林足球》,講述了一個窮苦潦倒卻心懷功夫的人自創(chuàng)少林足球隊,并取得成功的故事。盡管戲劇來源于生活,但現(xiàn)實往往比戲劇更骨感。
夢想一點都不好追
令人心碎的是,這個時代讓個體實現(xiàn)自我奮斗,但奮斗卻不能實現(xiàn)自我。現(xiàn)實中很多人認為連套房都買不起,還談什么夢想。不知道有多少人夢碎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,又有多少人夢醒在紙醉金迷時。階級的固化讓普通人感嘆讀書沒用,讓上層階級更加清醒努力。
當金錢、權利開始決定一切,成為人的終極信仰之時,階級自然也隨之而生。近年來,寫實電視劇《歡樂頌》及《人民的名義》,更是將橫隔在世人間,難以描述的差距大白于眼前。原來在不同的人眼中,世界竟是有如此大的差別。生活,是詩與遠方,也是無奈與茍且。雞湯文的興盛也無法澆滅現(xiàn)實的殘酷。
是的,正如李開復所說,AI時代,努力工作就能買車買房的日子沒了。
認清現(xiàn)實,接受自己
在現(xiàn)實面前,難道就束手無策了嗎?當然不是,即使再難,也沒有什么是不可能。
縱觀古今,追夢之人多如繁星,燦若星辰。他們每個人所經歷的苦難,不一定比現(xiàn)在少,所經受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。無論遇到什么,堅持理想的這些有志之士,往往會將每一件事都盡力做好,日復一日的堅持著,終不負所望,功成名就。不是不知道追夢不易,卻相信天道酬情,不是超級天才,卻默默努力。
對于追夢,最可怕的不是不努力,而是用錯力。
愛因斯坦說:“如果你根據能不能爬樹來判斷一條魚的能力,那你一生多會認為它是愚蠢的?!弊穳粢残枰媚X力,不是自己喜歡的,不是自己擅長的,何苦為之?
在追夢的過程中,首先就是要認清現(xiàn)實,承認它的疼痛,認可就是對它的尊重。然后要認清自己,接受它,不輕易向它屈服,戰(zhàn)勝它就是對命運最好的抗衡。
如何抗衡?一邊夢想一邊生活?
誰說青年不斜杠就沒未來?
在現(xiàn)實沉重的打壓下,斜杠青年應運而生,以往朝九晚五的生活已經讓年輕人感到厭倦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多重身份來賺錢生活。也許你身邊默默無聞的同事,下班以后就會在家努力做著其他的事,現(xiàn)在的人們越來越不安于一次只做一件事。然而一個人的精力總歸有限,斜杠青年并非誰都做的來。
從專業(yè)上來看,斜杠看似比深挖容易,然而卻難于專精,市面上半瓶醋多于大神,真大神斜杠卻常是為了興趣。面對同質化競爭的挑戰(zhàn),沒有深層底蘊的,最終只是知識的“搬運工”,而無力進行知識的“深加工”。走“T字”路線的非斜杠青年,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。當在一個專業(yè)領域做到頂尖水平,不斜杠也可以前途光明。
有專家分析,在斜杠風潮的背后,反映的是趨于疲軟的全球經濟形勢,和年輕人越來越強烈的不安全感。年輕人之所以選擇斜杠,是因為許多人不再相信社會的穩(wěn)定性,也不相信依靠長期勤懇的努力便能獲得成功和階級的躍升。
在風云變幻的今天,多種姿態(tài)防御固然重要。但不向命運屈服,不斷追夢的人,終將打破固化的階級,發(fā)展出更多的可能性。